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财政部关于1998年到期实物国库券定点兑付有关事项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11:09:44  浏览:918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关于1998年到期实物国库券定点兑付有关事项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1998年到期实物国库券定点兑付有关事项的通知
财政部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1993年五年期国库券和1995年三年期国库券将于1998年3月1日到期,为保证国债兑付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国债兑付效率,经研究决定,今年继续在你所进行上述到期实物国库券的定点兑付工作,请接到本通知后做好以下工作:
一、通知你所存托到期实物国库券的会员单位,在自愿的基础上确认通过你所定点兑付的数额,定点兑付的数额一经确认,即不得办理提券手续。
二、通知各地托管库于1998年1月12日前将核对并冻结在库内的到期实物国库券券面的准确数字上报你所,你所汇总后上报我部备案。
三、根据我部提供的财政部门国债负责人名单(附件四),通知你所所属各地托管库(各地托管库联系人名单见附件一、二)同当地财政部门联系,在做好本期国债清点、验收工作的基础上,于2月9日至2月13日向各省级财政部门办理本期国债兑付券面的移交工作,同时由接收券
面的财政部门出具载有实际验收数额的“1993年五年期国库券券面交接记录凭证”和“1995年三年期国库券券面交接记录凭证”(交接凭证格式见附件三)。
四、我部根据各地财政部门出具的“1993年五年期国库券券面交接记录凭证”和“1995年三年期国库券券面交接记录凭证”,在1998年2月27日前将实收到期实物国库券的兑付资金拨至你所,由你所根据债权记录向债权人予以兑付。
五、有关到期实物国库券券面的清点、交接等有关事项,仍按照财国债字〔1996〕5号文件办理。
六、到期实物国库券定点兑付手续费为兑付面值的2.5‰,我部将在拨付兑付资金时一并拨付,由你所按有关规定拨至各券面持有机构和各地国债托管库,其中各地国债托管库的比例为0.5-1‰。
七、请再次向我部确认向你所划拨兑付资金的帐号等事宜。
联系人:财政部国债司 蒋永红
联系电话:010 68552618 68510307(传真)
附件一: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代管库一览表
附件二:深圳证券交易所托管库联系人一览表
附件三:199 年 年期国库券券面交接记录凭证
附件四:各省、区(市)级财政部门国债负责人联系表

附件一

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代管库一览表
---------------------------------------------------------
| 库房名称 | 联系地址 |联系人| 电 话 |
|------------|--------------------|---|-----------------|
|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 |汤晓斌|021-65356705 |
|------------|--------------------|---|-----------------|
| 上海901库 | 中山东一路23号二楼 |章甫强|021-63234827 |
|------------|--------------------|---|-----------------|
| 上海902库 | 中山东一路24号二楼 |胡存祥|021-63238546 |
|------------|--------------------|---|-----------------|
| 北京证券登记公司 | 北京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8号 |张育英|010-62049407 |
|------------|--------------------|---|-----------------|
| 北京市工行 | 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147号 |孙善文|010-63014932 |
|------------|--------------------|---|-----------------|
| 天津证券登记公司 | 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29号 |李 新|022-23396296 |
|------------|--------------------|---|-----------------|
| 黑龙江证券登记公司 | 哈尔滨市道里区西二道街9号 |何晓光|0451-4648005 |
|------------|--------------------|---|-----------------|
| 哈尔滨证券登记公司 | 哈尔滨市香坊区赣水路65号 |罗 晶|0451-5310647 |
|------------|--------------------|---|-----------------|
| 吉林省证券登记公司 | 长春市同志街64号火炬大厦 |陈春燕|0431-8941488 |
|------------|--------------------|---|-----------------|
| 沈阳证券交易中心 |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1号金城宾馆423房|翟艳杰|024-2711330 |
|------------|--------------------|---|-----------------|
| 沈阳证券登记公司 | 沈阳市沈河区西顺城街131号 |吕 巍|024-4855643 |
|------------|--------------------|---|-----------------|
| 辽宁工行 | 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88号 |张 毅|024-3414647 |
|------------|--------------------|---|-----------------|
| 大连证券交易中心 | 大连市中山区延安路31号三楼 |刘 军|0411-2645594 |
|------------|--------------------|---|-----------------|
| 内蒙古证券登记公司 | 呼和浩特市新城北街62号 |文 兰|0471-6934972 |
|------------|--------------------|---|-----------------|
| 新疆证券登记公司 | 乌鲁木齐市人行和平北路19号 |马 兵|0991-2847415 |
---------------------------------------------------------

续表
---------------------------------------------------------
| 库房名称 | 联系地址 |联系人| 电 话 |
|------------|--------------------|---|-----------------|
| 山东证券登记公司 | 济南市经二路187号工会大厦13层 |许 丽|0531-6931113 |
|------------|--------------------|---|-----------------|
| 济南市工行 | 济南市黑虎泉西路57号 |陈 慧|0531-6914630 |
|------------|--------------------|---|-----------------|
| 青岛证券交易中心 | 青岛市上清路6号 |金燕平|0532-3869089 |
|------------|--------------------|---|-----------------|
| 青岛证券登记公司 | 青岛市上清路6号 |闫礼伟|0532-3869070 |
|------------|--------------------|---|-----------------|
| 河北证券登记公司 | 石家庄市维明街21号付1号 |童生明|0311-7033422 |
|------------|--------------------|---|-----------------|
| 河南证券登记公司 | 郑州市丰产路19号证券大厦 |刘慧霞|0371-5728130 |
|------------|--------------------|---|-----------------|
| 西安证券登记公司 | 西安市青少年宫一楼西侧 |田 伟|029-7264736 |
|------------|--------------------|---|-----------------|
| 西安市工行 | 西安市莲湖路14号西安工行北大街 |滕 晖|029-7234251 |
|------------|--------------------|---|-----------------|
| 江苏证券登记公司 | 南京市广州路39号 |李 华|025-6637281 |
|------------|--------------------|---|-----------------|
| 南京证券登记公司 | 南京市韶山路232号 |齐 红|025-3403394 |
|------------|--------------------|---|-----------------|

| 安徽证券交易中心 | 合肥市安庆路268号 |许付生|0551-2810003 |
|------------|--------------------|---|-----------------|
| 安徽证券登记公司 | 合肥市长江路91号 |章拥军|0551-2624702 |
|------------|--------------------|---|-----------------|
| 浙江省证券交易中心 | 杭州市中河路司马渡巷50号 |林国成|0571-7910879 |
|------------|--------------------|---|-----------------|
| 湖南证券登记中心 | 长沙市芙蓉北路11号证券大厦3楼 |顾希红|0731-4311595 |
|------------|--------------------|---|-----------------|
| 湖南证券登记公司 | 长沙市芙蓉北路11号证券大厦3楼 |钟凤娇|0731-4311493 |
|------------|--------------------|---|-----------------|
| 武汉证券登记公司 | 武汉市汉口台北路151号 |李 群|027-5795066 |
|------------|--------------------|---|-----------------|
| 宁波证券交易中心 | 宁波市中山路332号 |林素琴|0574-7370200 |
---------------------------------------------------------

续表
---------------------------------------------------------
| 库房名称 | 联系地址 |联系人| 电 话 |
|------------|--------------------|---|-----------------|
| 四川证券交易中心 |成都市人民中路一段16号展览馆北二楼 |盛 利|028-6695796 |
|------------|--------------------|---|-----------------|
| 成都工行 |成都市藩库街9号工行成都分行储蓄处 |席 骏|028-6613713 |
|------------|--------------------|---|-----------------|
| 重庆证券登记公司 | 重庆市渝中区沧百路九尺坎8号 |黄 滨|023-63832573 |
|------------|--------------------|---|-----------------|
| 广西证券登记公司 | 南宁市桃源路39号 |陈 学|0771-2802969-2304|
|------------|--------------------|---|-----------------|
| 海南证券交易中心 | 海口市南宝路恒源大厦四层 |刘惠君|0898-6700273 |
|------------|--------------------|---|-----------------|
| 广东工行 | 广州市沿江中路193号 |许浓柏|020-83336049 |
|------------|--------------------|---|-----------------|
| 南方证券登记公司 | 广州市中山一路7号 |李世民|020-87395353 |
|------------|--------------------|---|-----------------|
| 云南证券登记公司 | 昆明市崇仁街5号 |黄 明|0871-3140119 |
|------------|--------------------|---|-----------------|
| 厦门证券登记公司 | 厦门市槟榔商业中心之三(二层) |聂志凌|0592-5074467 |
|------------|--------------------|---|-----------------|
| 贵州证券登记公司 | 贵阳外环城东路北段4号(二楼) |常鸿山|0851-5933857 |
|------------|--------------------|---|-----------------|

| 宁夏证券登记公司 | 银川市解放东街260号 |宋晓君|0951-6028284 |
|------------|--------------------|---|-----------------|
| 江西证券登记公司 | 南昌市沿江中路37号 |吴国军|0791-6777130 |
|------------|--------------------|---|-----------------|
| 甘肃证券登记公司 | 兰州市白银路108号 |沈 磊|0931-8435017 |
|------------|--------------------|---|-----------------|
| 青海证券登记公司 | 西宁市东关大街100号 | 李 |0971-8143381 |
|------------|--------------------|---|-----------------|
| 山西证券登记公司 | 太原市桃园北路19号 |田宝祥|0351-4081452 |
|------------|--------------------|---|-----------------|
| 深圳代办 | 深圳福中路优迪综合楼三楼 |黄宝华|0755-3248840 |
|------------|--------------------|---|-----------------|
| 福建证券交易中心 | 福州五四路317号 |何 斌|0591-7832394 |
---------------------------------------------------------

附件二

深圳证券交易所托管库联系人一览表
--------------------------------------------------------
| 库房名称 | 传真 | 电话 |负责人| 联系地址 |
|----------|--------|------------|---|-----------------|
|海南证券交易中心 |6781162 |6781864 |符绪永|海口龙昆北路2号珠江广场帝豪大厦 |
|----------|--------|------------|---|-----------------|
|武汉证券登记中心 |5807661 |5795066 |刘厚林|武汉市汉口台北路151号 |
|----------|--------|------------|---|-----------------|
|重庆证券登记公司 |63706427|63832573 |吴洪伟|重庆市中区九尺坎8号 |
|----------|--------|------------|---|-----------------|
|广东南方证券登记公司|87371224|87393147 |李 光|广州市中山一路7号 |
|----------|--------|------------|---|-----------------|
|江苏证券登记公司 |6637281 |6646651 |陈国金|南京市广州路39号 |
|----------|--------|------------|---|-----------------|
|湖南证券登记公司 |4311117 |4311595 |丰建行|长沙市芙蓉北路11号证券大厦三楼 |
|----------|--------|------------|---|-----------------|
|北京证券登记公司 |62062602|62049407 |张玉英|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8号 |
|----------|--------|------------|---|-----------------|
|厦门证券登记公司 |5074464 |5074469 |翁利雅|厦门槟榔商业中心之三(2)层 |
|----------|--------|------------|---|-----------------|
|江西证券登记公司 |787811 |6627130 |吴国金|南昌市沿江中路381号 |
|----------|--------|------------|---|-----------------|

|新疆证券登记公司 |2816179 |2813700-2246|廖 英|乌鲁木齐市和平北路19号 |
|----------|--------|------------|---|-----------------|
|贵州证券登记公司 |5841135 |5811578 |梅利敏|贵州省贵阳市省府路111号 |
|----------|--------|------------|---|-----------------|
|沈阳证券交易中心 |3400589 |2714222 |聂相国|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1号 |
|----------|--------|------------|---|-----------------|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63234827|63298203 |董兰君|上海市中山一路24号 |
|----------|--------|------------|---|-----------------|
|营业部债券代保管处 | | | | |
|----------|--------|------------|---|-----------------|
|深圳证券登记公司 |5585536 |5585540 |赵俊霞|深圳市红岭中路25号证券登记公司 |
--------------------------------------------------------

附件三

199 年 年期国库券券面交接记录凭证
-----------------------------
|交券单位: 证券交易所 登记公司 |
|---------------------------|第第第
|接收单位: 财政厅(局) |一二三
|---------------------------|联联联
|移交(接收)券面总额: |
|(大写): 亿 仟 佰 拾 万 千 百元|由由由
|其中: |交省省
| |券级级
| |单财财
| 100元券 张 万元 |位政政
| 500元券 张 万元 |留部部
| 1000元券 张 万元 |存门门
| 5000元券 张 万元 | 交备
| | 财案
| 合计: 万元 | 政
|---------------------------| 部
|交券单位: |接收单位: |
|(公章) |(公章) |
| | |
| | |
|负责人: (签章)|负责人: (签章)|
|经办人: (签章)|经办人: (签章)|
|------------|--------------|
|公证处: |驻厂员处 |
| | |
|(签字) |(签字) |
| | |
|(盖章) |(盖章) |
-----------------------------
注:1.表中各项内容涂改无效
2.表中券面交接双方公章及签章不全无效

附件四

各省、区(市)级财政部门国债负责人联系表
------------------------------------------------------
| 地区 |负责人| 电话 | 地区|负责人| 电话 |
|----|---|-----------------|---|---|-----------------|
|北京市 |崔玉庆|010-68416590 |山东省|施 军|0531-6911284 |
|----|---|-----------------|---|---|-----------------|
|天津市 |高莲英|022-23303763 |青岛市|许凤贵|0532-2849771 |
|----|---|-----------------|---|---|-----------------|
|河北省 |宋 华|0311-7018642 |河南省|张永红|0371-5711122-8096|
|----|---|-----------------|---|---|-----------------|
|山西省 |张秀珍|0351-2024941 |湖北省|周 进|027-7844986-30218|
|----|---|-----------------|---|---|-----------------|
|内蒙古 |张改玲|0471-6964245 |湖南省|彭哲民|0731-5165073 |
|----|---|-----------------|---|---|-----------------|
|辽宁省 |王继东|024-2709256 |广东省|梁伟华|020-83344558 |
|----|---|-----------------|---|---|-----------------|
|大连市 |张俊和|0411-2644948 |深圳市|詹冠鹏|0755-5580458 |
|----|---|-----------------|---|---|-----------------|
|吉林省 |柳 松|0431-2710278 |广西区|刘金库|0771-5313308-516 |
|----|---|-----------------|---|---|-----------------|
|黑龙江省|王鹏涛|0451-3643359 |海南省|孙 敏|0898-6223684 |
|----|---|-----------------|---|---|-----------------|
|上海市 |祝 霞|021-63290133 |四川省|李国成|028-6656686 |
|----|---|-----------------|---|---|-----------------|
|江苏省 |王少祥|025-3396744 |重庆市|熊伟 |023-63850082 |
|----|---|-----------------|---|---|-----------------|

|浙江省 |赵利明|0571-7056597 |贵州省|敖 红|0851-6824761 |
|----|---|-----------------|---|---|-----------------|
|宁波市 |吴国军|0574-7362356-6833|云南省|李云飞|0871-3137242 |
|----|---|-----------------|---|---|-----------------|
|安徽省 |宋 杰|0551-2643774 |陕西省|马培红|029-7210382 |
|----|---|-----------------|---|---|-----------------|
|福建省 |杨熟标|0591-7810004 |甘肃省|李 军|0931-8821914-343 |
|----|---|-----------------|---|---|-----------------|
|厦门市 |林良芽|0592-5052362 |青海省|张小新|0971-6136654 |
|----|---|-----------------|---|---|-----------------|
|江西省 |刘力群|0791-6217846 |宁夏区|荆 惠|0951-5033968-2907|
|----|---|-----------------|---|---|-----------------|
|新疆 |张兆祥|0991-2816750 | | | |
------------------------------------------------------



1998年1月5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新路径视野下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反思与重构
-----兼评《物权法》第五章

李昌庚


内容摘要:《物权法》第五章采用了"三分法",仍保留了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最致命的缺陷就在于产权主体不清。我们必须突破公有制的旧意识形态,正确对待国情。从长远来看,对于市场竞争领域内的农村土地应当实行私有化和农地市场化,将土地所有权"回归"农民;对于非市场竞争领域内的农村土地应当实行国家所有,取消集体所有权制度。我国当前农村土地实行全面私有化的条件还不成熟。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户籍改革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等,把农民真正从土地生存保障功能中解放出来,使农民真正享受同等"国民待遇"。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公有制;私有化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是个比较老的话题,但时至今日未予解决。我国《物权法》第五章采用了"三分法",即将所有权分为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权。这一立法模式吻合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要么是部分学者或立法者固守着公有制或旧有意识形态,要么是学者们与立法者妥协的产物。物权法作为私法主要是规范私人财产权的问题,并不是我们不要国家所有权或集体所有权①,而是国家所有权或集体所有权本身渗透了公权力,体现了不同的行为规则和价值目标,理应由相应的经济法或行政法予以规范,并制定相应的单行法。其实,就国家所有权性质而论,是否称得上一项真正意义上的所有权,大有疑问。[1]即使在物权法体系中,国家所有权或集体所有权也应当以私权力的身份予以出现,体现所有权一体保护和合法财产一体保护原则。那些主张在物权法中采用"三分法"并强调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保护的学者或立法者往往混淆了不同所有权的性质以及物权法和相关部门法学的功能定位和价值目标。在中国,大多数人的身份是农民,土地是他们生存的基本保障。如果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那么我国的《物权法》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权法》。因此,就此意义而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是《物权法》的焦点。然而,我国《物权法》并没有回应学术界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缺陷,仍采取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模糊提法。

一、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的缺陷

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问题,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以及《物权法》等均确立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然而,学术界和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诸多缺陷。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权观念的机械而教条的运用,它经历了苏联在合作化进程中的血腥和混乱,也经历了我国在快速进入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过程中的幼稚和所付出的代价。[2]概括而言,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最致命的缺陷在于如下两点:

1、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清、产权虚化,这也是最大的顽疾,同时也是包括国家所有权在内的公有制的最大顽疾。虽然,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包括乡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和村民小组农民集体。但是,由于目前不存在乡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名存实亡,如果让乡政府行使其主体职能,事实上使集体土地演变为国有土地。这是其一。其二,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不能成为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其三,由于实行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农村非农产业的转移,村民小组的合并,事实上村民小组作为集体经济组织也已名存实亡。鉴于此,如此立法没有任何意义,使用"集体"概念或许是我们立法者不得不为之的折衷做法。但"集体"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概念,如同"全民所有,全民皆无"一样,[3]在集体财产中也造成了"人人有份,人人无份"、"谁都应负责,谁不负责"的状况。[4]正如有学者指出,"集体所有权"也因缺乏主体而成为空中楼阁,徒有虚名。所有制意义上的"农村集体"永远不能成为物权法的主体。[5]

2、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不全。最初罗马学者将所有权定义为"对物的一般的实际主宰或潜在主宰"。[6]后于公元11世纪即将所有权的权能概括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并延续至今。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清,导致谁也无法说清谁是土地的真正主宰,从而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四项权能落空,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官员以及乡村干部侵犯农民生产经营承包权等提供了借口。由于农民不是土地的所有者,因而农民就失去了话语权,从而使农民容易成为宰割的对象,包括国家对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问题等。而对于那些宰割农民土地利益的人而言也并非是真正的土地所有者,仅仅因为凭借了公权力或有其他财产所有权的支撑。而且集体土地所有权没有真正的处分权,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出让,只有被征为国有土地后才能出让。由于主体的缺乏,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补偿与国有土地的市场交易价格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等,损害的正是农民的利益。

总之,集体土地所有权所积累的集体土地利益名为"集体",实际上被少数乡村干部所据有以及被某些地方政府而廉价的剥夺,而使失去话语权的农民成为最大的牺牲品。鉴于学术界对此论述颇多,故在此不予详叙。

二、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的观点综述

对于集体所有权所存在的问题,学术界已经普遍认识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法学界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1、取消或部分取消集体所有权。它包括三种主张:(1)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2)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3)部分取消集体土地所有权,实行农村土地的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农民私人所有三者并存或集体所有和农民私人所有二者并存。[7]2、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但赋予其新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主张:(1)新型总有说,即指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团体,以团体的资格共同所有某项财产的形式。[8](2)法人和个人共同所有说,即认为集体所有权主体是"个人化和法人化的契合",集体财产应为集体组织法人所有,而集体组织成员对集体财产享有股权或社员权。[9](3)共有说,即集体组织全体成员共同对集体财产直接享有的所有权。[10]王利明教授把集体所有称为特殊的共有,即集体与成员不可分割,由集体的成员同享有所有权。[11]3、搁置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问题,通过建立和完善用益物权制度来谋求出路。[12]

提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全部转变为国有土地所有权的观点则是历史的倒退。历史早已证明,"一大二公"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全面公有制已经证明是错误的,它无法解决所有权主体不明和无法适应市场机制的症结。至于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赋予其新的内涵的观点,笔者认为,只要在"集体"的名义下,其成员的所有权权益就难以实现。这是其一。其二,法人所有权实际上就是私有权,是当今市场经济社会私有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因此,这种观点要么没有摆脱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要么是一种变相的土地私有化。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实际上已经认识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其公有制的弊端,但又不想轻易突破旧有意识形态,以此满足自身利益需要的一种迁就表现。这是一种学术资源的浪费,与其如此,就不用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内涵上做无用的研究,否则容易引起误导。某种意义上的"改良"看似"稳妥",实际上容易使问题积重难返,给以后带来更大的隐患。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为了自身利益而误国殃民。至于搁置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通过建立和完善用益物权制度来谋求出路的观点,笔者认为,如果在现有制度构架下,尚不能推行农村土地私有化,那么这种观点未尝不是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至少能够使现有的土地尽可能实现收益。

三、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需要厘清的几个理论问题

如何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笔者认为,综合若干年来学术界对其的探讨,只有厘清如下几个理论问题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提出正确的解决对策:

第一,市场竞争领域内的财产权主体必须具体化,而不能抽象化。愈是抽象的东西愈容易成为虚无缥缈的东西,也愈容易成为无人制约的东西。历史上诸如"人民"、"为人民服务"、"人民政府"、"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等等概念和口号均因为其抽象而没有具体责任主体和具体制度的支撑而落空、变味和流于形式,并因而成为愚弄的工具。因此,在市场竞争领域,基于人性的自私,财产权的主体制度构建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即使法人所有权②其最终股权主体也是个人,而非国家或集体。惟有如此,才有可能有真正的权利主体、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形成监督制约机制。尽管落实到"具体"的过程中并不能确保绝对的公平与公正,但总比没有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要好的多,因为毕竟能够使财产收益并使国家、社会和相关主体受益。如果我们因担心财产权的"具体化"而可能出现的贫富差距,并寄希望于那种虚无缥缈的抽象东西或"美丽的谎言",则是我们内心仇富心态和'大锅饭'的真实写照以及制度的悲哀!

对于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而言,最致命的缺陷就在于"国家"和"集体"是高度抽象的概念,从而导致产权主体虚置、无人负责和资产流失的严重现象。正是在此意义上,如果基于人性自私的一面来看,笔者认为,所有权概念本应是私人财产权的范畴,属于私法领域。因此,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在私法领域内的提法本身就存在问题,至少认为它是公法领域借用了"所有权"概念加以分析而已。笔者绝非完全否定公有制,也绝非完全抛弃国家所有权。论证至此,已经很清楚,即凡是私人能够自我调节的竞争性领域应当私有化,即私人所有权;凡是私人无法自我调节的非竞争性领域,诸如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产品等宜国家所有。在公法领域内国家所有权尽管存在主体虚置、无人负责、资产流失等现象,但也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是社会发展应付出的代价,问题在于如何尽可能降低所付出的代价。

第二,我们必须突破公有制旧意识形态的限制和理论"禁区"。近年来,很多学者在讨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时,均以公有制的存在为前提。比如:"我们目前尚不能轻易地放弃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实施数十年的经济体制…….";[13]"公有制在中国的实践直接形成了作为中国经济支柱的国有财产和集体财产…….";"农村土地私有化……其结果只能是公有制的解体和私有制的确立……";[14]"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农业生产中就应当坚持土地的公有制……";[15]"土地制度的创新不能越出公有制的范畴……"。[16]等等。这种现象在其他诸多领域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今天,这种陈旧思维往往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大思想障碍和"拦路虎"。我们从来没有完全否定公有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国有企业的存在),也从来没有否定把公有制作为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选项,但是如果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事先设置一个公有制前提并以公有制作为检验分析路径的标准,则陷入了理论逻辑推理的悖论。更何况如前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本身的内涵及其适用范围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要么是部分学者固有的信念,要么是部分学者昧着良心说瞎话,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要么是部分学者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的需要(尤其城市利益集团),而无视农民的利益。倘若前者尚可以理解,这是学术自由的需要;倘若是后两者的情形,则是我们无法原谅的,更是农民无法原谅的,这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极端不负责任。

第三,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情,而不应以所谓的国情作为阻碍改革和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的借口。从事科研和学术工作,固然要考虑到国情,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两种问题:一是有些所谓的国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情,而恰恰是我们长期遗传而又需要改变的陋习;二是某些人用所谓的国情作为延缓改革进程、维护既得利益集团既得利益的借口。我们常常一旦提及西方,某些人就用"国情"作为挡箭牌,这是某些浅薄之士或别有用心的人对此的严重误读。某些学者或社会人士常以爱国主义的幌子而盗用所谓的"国情",这是更为可怕的误国和害国。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警惕否定国情、全面西化的不良倾向;另一方面在立足本土化资源中,更要避免滥用国情的不良倾向。[17]孙中山就曾指出:"不能借口民众的智识低下,就拒绝给予他主人的地位。既承认其主人的地位,也考虑到其智识低下的现状……"。[18]如果"借口民众的智识低下",而剥夺其主人的地位,就是盗用国情作为阻碍改革和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的借口。如果"承认其主人的地位,也考虑到其智识低下的现状",就是真正地认识到了国情。孙中山先生的观点是我们对待国情的基本态度,对我国民主政治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家现代化具有重要启迪意义,对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改革更不例外。

四、对反对农村土地私有化观点的批驳

那些反对农村土地私有化的人们提出了种种理由。对此,归纳如下几点并加以批驳:

首先,他们提出了土地公有制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19]我们常以世界耕地的7%养活了世界人口的21%为自豪,却很少提及它的另一面:以世界上40%的农民仅仅"养活"世界上7%的"非农民"。[20]这就是我们土地的利用效率?!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如果我们土地实行多元化所有制形式,是否会有更高的效益?而不是仅仅"养活"的问题?并且也不需要那么多农民去"养活"的问题?从而可以释放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即使"养活",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农村生产承包制以前的土地公有制是什么现状?有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只有生产承包制以后我们才解决了吃饭问题,而生产承包制实际上已不是"一大二公"模式下的纯粹公有制,是介于公有制与私有制的过渡,农村土地的长期承包经营实际上已经吸纳了土地私有的成分。如果说我们解决了吃饭问题,那也是含有土地私有成分和功效的长期承包制所发挥的作用。农村土地的私有化实际上是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进一步改革,以明晰其产权,赋予其所有权权能。

其次,他们提出了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土地私有化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兼并、贫富差距和农业生产下降等问题。[21]上述问题主要存在于私有化"初期",他们也承认这一点,但在论证时却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初期"。这是其一。其二,个案不能反映全貌,前苏联东欧国家并非所有土地私有化的国家都存在严重问题,也仅是部分国家,而有些国家土地私有化却很成功。故这种逻辑推理本身存在缺陷。其三,即使前苏联东欧部分国家土地私有化中存在问题,更多地是因为旧有土地公有制而遗留的诸多病症的爆发和土地私有化过程中配套措施不到位造成的,而不能仅仅归咎于土地私有化本身。其四,我们必须正视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存在土地私有化的事实,也必须认识到很多国家土地私有化(包括农村土地)很成功的事实。如同市场经济或民主一样,并非所有的国家实行市场经济或民主政治就一定很成功,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否定市场经济或民主本身。当然,前苏联东欧国家土地私有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是我们的前车之鉴,以便我们更好地完成土地私有化过程。

再次,他们提出了我国农业人口过多、人地矛盾突出、非农产业不够发达和农地流转配套措施不具备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农地市场化(即土地私有化)的观点。[22]诚然,上述情形是制约我国土地私有化的重要因素。只能说明我们在私有化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上述因素及其前提条件,只能说明我国农村土地私有化的条件还不成熟。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土地私有化的选项及其发展趋势,不能因此而剥夺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这才是正确地对待国情,而不是用所谓的国情阻碍改革和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的借口。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上述因素正是我国农村政策偏差、城乡"剪刀差"发展模式等所欠农民太多而造成的诸多后果,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滞后所带来的问题,是一种历史欠帐,而不能归咎于土地私有化本身。

防止沥青中毒办法

劳动部


防止沥青中毒办法

(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六日国务院批准一九五六年一月三十一日劳动部发布)

第一条 为了预防沥青的装卸、搬运和使用中的中毒事故,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的适用范围:
(一)沥青(煤焦沥青、石油沥青)(注解:据铁道部一九六四年五月二十六日铁运条字第2085号通知,该部决定将石油沥青作为非危险货物运输。但装卸、搬运时,应戴手套和穿工作服,装载时,应防止污损其他货物和车辆,并与食品适当隔离。)的装卸和搬运;
(二)含有沥青的制品(油浸的枕木、电杆和涂沥青的钢铁管等)的装卸和搬运;
(三)基本建设中使用沥青的工作(建筑物的防水处理,柏油路的铺垫、沥青的熬炒等)。
第三条 待运的沥青应由生产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铁桶、条筐或竹筐内衬纸、双层草袋包装,或采用其他经试验有效由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批准的包装。
第四条 凡用机械装卸、搬运并能保证工人不与沥青直接接触时,可采用散装。
第五条 沥青的各种包装必须完整牢固,不使粉末散漏。包装外面应标明“煤焦沥青”或“石油沥青”。
第六条 托运沥青部门在托运前,承运部门在承运时,均应检查沥青的包装,如有不合上述规定者,应由托运部门设法改善后,方可办理托运;如托运部门对改善包装有困难时,承运部门应在可能条件下予以协助,其费用由托运部门负担。
第七条 托运部门应于托运前,将沥青或含有沥青的制品的名称、数量、性质、包装方法及应注意的防护事项用书面通知承运部门。
第八条 装卸、搬运及使用沥青的单位应于每次工作开始前,将沥青工作的注意事项向工人说明并随时检查防护用品佩戴情况。在工作现场应有专人负责指导工作的进行。
第九条 装卸、搬运沥青或含有沥青的制品应尽量使用工具(如货车、手推车等)或机械。装卸、搬运的全部过程中,如有散漏粉末的情况,必须洒水湿润。
第十条 船舱、仓库及其他通风不良的操作场所,须在排除沥青的粉尘、蒸汽并保持经常通风的情况下,始得进行沥青工作。
第十一条 煤焦沥青的装卸、搬运应在夜间或无阳光照射下进行。石油沥青及铁桶装的煤焦沥青的装卸、搬运一般可在白天进行,但在炎热的中午时间内应停止工作。
第十二条 火车、轮船的装卸、用机械的装卸、搬运以及基本建设中使用沥青的时间,在加强防护措施并确有保证的情况下,可不受第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第十三条 对从事装卸、搬运和使用沥青及含有沥青制品工作的工人,应根据季节、气候与作业条件给予适当的间歇时间;间歇时间应按工作时间计算。
第十四条 对从事装卸、搬运、使用沥青及含有沥青制品工作的工人,应由其隶属的行政方面供给下列防护用品:
(一)坚实的棉布或麻布的工作服,其式样应适合于防止沥青粉尘的浸入;
(二)带有披肩的头盔(供装卸工人使用);
(三)防护眼镜;
(四)帆布手套及帆布鞋盖(常穿草鞋的地区应加发布鞋);
(五)防护口罩(沥青熬炒工人应有过滤式呼吸器)。
上述防护用品,应由行政方面经常洗涤检查,保持洁净完整。
第十五条 工人从事沥青工作时,应着用全付防护用品;对外露皮肤和脸部、颈部,应遍涂防护药膏;工作完毕,必须洗澡。
第十六条 凡经常进行沥青工作的现场,必须设置足够的温水淋浴;对于偶尔进行沥青工作的现场,可准备简单的洗澡用具,并均须备有洗脸肥皂与毛巾。
第十七条 工人的便服和防护用品,应分别存放。
第十八条 经常装卸沥青和含有沥青制品的城市,可成立专门装卸沥青队或小组,并指定装卸沥青的专用地点(如月台、趸船等)。
第十九条 凡皮肤病患者或结膜疾患者,以及对沥青过分敏感的工人,不得从事沥青工作。
第二十条 凡装卸过沥青及含有沥青制品的车辆(专用车辆除外)、船舱,均应施以彻底的清扫与刷洗。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自施行之日起,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十七日发布的《关于防止沥青中毒办法》即行废止。